0%

《海洋通报》知识谱图

以中国知网1972~2020年间的北大核心期刊《海洋通报》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可视化分析《海洋通报》所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演变。

文献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科技文献外部表征,进而揭示学术研究活动特征,已广泛地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探索。文献计量学可以用于期刊评价,例如核心期刊的遴选,也可以从宏观角度揭示某一种学科的发展规律,并在微观角度揭示学科的知识流动。

本文将使用文献计量方式分析《海洋通报》历年发文情况,制作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知识共现谱图,通过共现聚类使主要研究内容、人员、机构的分布和关联清晰展现。因为受知识水平限制,本文不做过多的微观解释分析,主要以知识图谱展示,从宏观角度展现《海洋通报》。

海洋通报

《海洋通报》前身为《海洋科技资料》,1982年改现用名《海洋通报》,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国洪担任主编,由自然资源部主管,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主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和南海局协办,是国内海洋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学术刊物之一。双月刊 (CN 12-1076/P,ISSN 1001-6392),大16开本,120页,逢双月 15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旨为: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反映现代海洋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水平,推广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团结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繁荣我国的海洋事业服务。设有论文与综述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包括海洋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海洋通报、资源开发、水产养殖、环境保护、环境预报、仪器设备等方面调查、研究和管理的新发展、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经验。它集学术性与技术性于一体,适合于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

数据

由于《海洋通报》曾用名《海洋科技资料》,因此中国知网检索:

检索条件: ( 拼音刊名= CJFD_HUTB or 出版物代码= CJFD_HUTB );检索范围:总库。

此处,一般应剔除卷首语、编辑部声明等文献,进而得到纯粹的科学研究文献。

刊文数量

1972-2020年共发表4110篇文章,年发文一般不超过120篇,发文量在同类期刊属于中游水平。

机构

本图展现的机构节点数共计1081个(按照一定的节点强度阈值展现,表示研究单位数,并非全部),共现连接线477(表示合作关系),各单位之间合作关系相对上一篇《海洋科学进展》所得结论(比例接近1:1)偏弱。
发文最多的单位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表现在图谱上的特点就是节点中心性强,节点圈大(最大的圈),其文献的节点数超过167。其次为海洋一所,其文献的节点数为114,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发文数量差距不太大。

图中的节点(圆圈)的颜色表示时间,灰色表示年代久远的文献,彩虹色表示为近几年的文献。比如海洋三所多为为灰色,表示其文献的历史较早,目前活跃度不高。

关键词

关键词共现聚类

这张图表明《海洋通报》文章的主要关注点是浮游植物沉积物分布数值模拟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大气环流加里曼丹黄河口水下实验室沿海国等,和其他学术期刊不同的是,《海洋通报》形成了沿海国加里曼丹政府间**等国际热点聚类文献簇,以及海洋经济文献簇,可见,《海洋通报》发文除了形成海洋科学、海洋调查等文献聚类簇,也形成了一些软课题文献聚类簇。这也是和其他学术期刊的显著区别之一。

关键词聚类时间图谱

这张时间图谱中不同聚类由平行轴线代表,不同关键词频次由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由位置代,水平线的虚实表示其持续性,#前面的数字表示聚类的强度,0表示最强的聚类簇。从中可以基本判断,浮游植物持久性最强,说明热度持续,节点连线最为丰富,表明知识流动性好。

研究热点突现

突现(Burst)是指特定时间段内通过关键词频次的变化将频次高的词探测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洋通报》的研究趋势。与上一幅时间轴的展示相差不多,但此处更加清晰的展现整体发文趋势,然而仅余流为近十年的一个突现词,可见《海洋通报》的热点突现并不明显。

作者


《海洋通报》发文作者合作脉络极为特别,聚类之后形成了奇特的长条形,说明作者合作关系扁平化,单独的研究群体内部合作良好,但研究群体之间缺乏深度合作,这和《海洋科学进展》、《海洋技术学报》等期刊的作者群落(发散合作,交叉性强)明显不同。此外,还有大批作者由于节点的强度不足,而游离在长条之外,其背后的原因尚待分析。

图谱颜色的含义为,彩色表示时代较近,灰色表示时代较久。节点大小和位置表示作者的发文频次和中心性。连接线粗细表示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

网络中节点的中心性测量的是网络中节点的位置重要性。有两类节点可能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1)与其他节点高度相连的枢纽节点;2)位于不同聚类之间的节点。

图谱中所展现的作者是按照一定的权重提取的,属于共现性强的作者。这里的节点数据并非全部作者,上面的关键词和机构也是如此。全部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节点数据非常庞大,然而按照权重(具体为g-index)提取的节点更具代表性。

文献共引

遗憾的是,CNKI导出的数据不含有引用信息,因此无法通过程序进行文献共引的计量分析,而文献的引用关系最能代表知识的流动脉络。这里,仅列举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个文献:

[1]王晓坤,马家海,叶道才,陈孝德.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活史的初步研究[J].海洋通报,2007(05):112-116.
[2]许妍,梁斌,鲍晨光,兰冬东,于春艳,马明辉.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13,32(04):361-367.
[3]王建伟,阎斌伦,林阿朋,胡静平,沈颂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研究[J].海洋通报,2007(02):60-65.
[4]王金辉,黄秀清,刘阿成,张有份.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J].海洋通报,2004(01):32-39.
[5]彭云辉,孙丽华,陈浩如,王肇鼎.大亚湾海区营养盐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研究[J].海洋通报,2002(03):44-49.
[6]李加林,杨晓平,童亿勤,张殿发,沈永明,张忍顺.互花米草入侵对潮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其管理[J].海洋通报,2005(05):33-38.
[7]杨建强,崔文林,张洪亮,徐子钧.莱州湾西部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结构功能指标法[J].海洋通报,2003(05):58-63.
[8]赵焕庭,王丽荣.中国海岸湿地的类型[J].海洋通报,2000(06):72-82.
[9]沈焕庭,朱建荣.论我国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J].海洋通报,1999(06):11-17.
[10]周洪军,何广顺,王晓惠,李长如,杨娜.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J].海洋通报,2005(02):46-51.

截止本文发布,《海洋通报》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为王晓坤等发表于2007年的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活史的初步研究,次数为172次,其次为许妍等人2013年发表的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被引199次。

此外CNKI可以统计文献下载次数,下载频次可反映文献受关注的程度,期刊最高下载量的两篇论文为2500左右,稍显偏低。

结语

通过对核心期刊《海洋通报》1972~2020年的文献计量分析,从期刊引文、关键词突现和研究热点时序聚类分析发现:《海洋通报》所刊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不仅涉及海洋科学技术,还涉及如海洋经济沿海国等领域的研究;期刊最显著的特色是作者的合作脉络呈现扁平化,不发散。初步分析,原因极可能为海洋信息数据的不流通限制了作者合作的范围,这是目前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极大弊端。

附:关于海洋数据共享

众所周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我国海洋调查观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其数据黑洞的大名也由来已久,且至今难以改变。《海洋通报》为其主办的学术期刊,信息中心在该期刊的发文比例最大,造成其文献的影响强度也最高,而海洋信息数据的不共享或者有限共享导致作者的合作研究受到局限,最终表现在图谱上文献作者的扁平化合作关系,可以理解为利用近乎垄断的数据资源,在一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作者之间形成了扁平合作关系,其内部的交叉合作也非常薄弱。

目前海洋科学数据的供给侧严重失衡,需求和供给明显的失衡,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海洋数据的迫切需求和海洋数据的供给不足形成当下海洋科学研究的卡脖子因素,严重制约了海洋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数据黑洞还进一步造成了数据调查的重复性,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可以说数据的难共享百害无一利。

实现数据共享的道路还很长,一些障碍还比较根深蒂固,比如保密这个大帽子,然而实际上无一部法律规定明确说海洋信息数据(如海洋站潮汐观测数据)是涉及国家安全不得共享。数据供给的改革还联系到部门利益,打破数据垄断,释放数据活力,需要壮士断腕般的魄力。然而一旦实现数据共享,其增值必将远大于目前有限范围内数据使用者所创造的价值。

比如一位申请者在申请月均潮汐数据用于海平面研究时的申请受挫,对方的惯用理由即为保密

下一步,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团结起来,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命运共同体论述,实现海洋数据共享,建设海洋强国,为增进人类海洋福祉不懈努力。

小编也将进一步搜集整理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数据申请的被拒案例(若有诉求,可本公众号后台留言,小编将整理成集),进行广泛的数据共享满意度调查,适时地向主管部门进行情况反映,从需求侧倒闭供给问题难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