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hole(锁眼)间谍卫星
美国锁眼计划共研制和发射了13种类型的卫星,解密从1959年开始直至1986年共计约930000幅历史遥感影像。
大多数历史遥感影像(锁眼卫星影像)时相集中在1960-1980年之间,这个阶段CORONA系列卫星共发射32次,经过长期调试已经可以把卫星轨道降到166公里的水平上,从而使分辨率达到了1.8米,回访周期1天,并可以提供立体相对。其中,KH-7存档影像时相集中在1963年7月到1967年6月。分辨率最初为1.2米,到1966年提高到0.6米,拍摄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核目标以及导弹防御和弹道导弹系统。除了近100景以色列影像仍然处于保密状态之外,KH-7拍摄的19000景历史遥感影像(锁眼卫星影像)全部得到解密。(来源:网络搜集)
数据下载
登录USGS网站下载,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具体可参考B站教程。
批量或者大文件可以使用USGS开发的Bulk Download,但是速度并不快。使用该软件时,请采用管理员方式运行,否则可能打不开。
QGIS地理配准
锁眼卫星没有几何位置,需要进行配准。最好提前准备一幅具有坐标的卫星遥感影像(Landsat、GF、ZY3都可以),或者手动输入坐标也可。可参考B站
1970青岛胶南
50年并不长,但胶南沿海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胶南1970(9月23日)
胶南2019
很明显:
- 原来宽阔的沙滩消失约1.4平方公里(未考虑潮汐),自然海滩几乎全部消失,大多变成了养殖池。
- 入海的河流消失或者变得细小,原因是上游建立了水库蓄水。
- 道路和村庄更加密集。
随着中国沿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围海养殖、填海造地和港口码头建设等大规模的海岸开发活动使人工海岸堤坝代替自然海岸滩涂,改变了海岸自然形态,导致生态、生活岸线不断减少,稀缺自然岸线资源日益缩减,海岸线人工化与海岸侵蚀、沙滩异化和滨海湿地退化等资源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沿海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海岸及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粗放利用、盲目开发加上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造成近岸局部海水水质恶化、滨海湿地快速减少、重点海湾面积萎缩,部分深水岸线、沙滩、景观海岸等稀缺的海岸资源被破坏和浪费,珊瑚礁、海藻床、红树林等大量珍贵资源甚至灭失,严重影响了海岸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健康。全国有超过30%的原生砂质海岸遭到开发活动破坏,超过60%的沿岸沙坝、海岸瀉湖等地貌景观被损毁,重点海湾较1990年面积平均缩减19.1%。
1993年全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979.39 km,其中自然岸线长度为11,463.74 km,人工岸线长度为7515.65 km,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分别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60.40%和39.60%;至2010年,全国海岸线总长度增加至19,948.76 km,人工岸线占49.38%,达到9851.38 km,自然岸线减少至10,097.38 km,人工岸线增加2335.73 km,自然岸线缩短了1366.36 km。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发展空间局促,向海要地的需求快速增长,大量自然岸线被占用造成的结果。
中国海岸及近岸海域经历了近40年的高强度开发,大量的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为沿海地区带来人口增长、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海岸地区的资源衰退、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不合理的填海造地使海岸地貌和生境发生重大改变
为发展临海工业和港口航运业,中国开展了大规模填海造地,在短期内解决了沿海土地紧缺的问题,但不合理的填海造地也带来了海岸破坏和环境退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由于原有的海洋潮流场和泥沙运动规律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海岸带侵蚀、淤积等问题日益加剧。港湾内的围海造地减少港湾的纳潮量、减弱海水自净能力,使湾内海水水质恶化、加大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岸线及海底形态的改变,又往往造成航道缩窄、水深淤浅、通航不畅。此外,围海造地还会破坏一些珍贵的海岸景观和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等。
大面积的围垦养殖破坏大量海岸湿地
大面积的围垦养殖往往会破坏滨海湿地并诱发临近港湾的淤积,进而影响海岸带对陆源污染的过滤和自净能力 。围垦区内水交换能力低下,海水、底质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很多养殖围塘的富营养化指数严重升高,容易引发严重的大规模养殖生物病害;围垦后堤外极易产生新的淤积,导致港湾面积不断缩小,严重影响经济鱼、虾、蟹、贝的天然产卵场、苗种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导致海岸和近岸海域的生态功能减弱甚至灭失。
近岸海砂开采破坏海岸稳定性
海砂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态环境要素。近岸海砂的开采,使海岸的水下天然“防波堤”被破坏,易引起海岸蚀退、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甚至破坏滨海沙滩旅游资源,使平坦宽阔的沙滩下蚀、缩窄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厦门东北部下堡附近海岸由于海滩和近岸采砂,造成20年内海岸后退了120 m,并引起输沙下游沙滩岸线的严重退化。
郓城县
可见
- 上世纪60年代郓城到鄄城的路上有一片狭长的林场或者荒草地(先在名为何庄林场,依然存在,但面积大幅减小),这是因为黄河洪水带了的泥沙使土地无法耕种。
- 这篇林场在80年代依然有明显的痕迹,只不过一是沙土特征,仿佛寸草不生的一片地方。
- 现在这篇林场两侧大多已经是村庄。
相关资料:一林(60多年来,林场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把荒漠沙难筑成了绿色长)
郓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据县志记载: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大溜由赵王河入郓,两年未能堵复,自此黄河改道流经郓城。1935年7月黄河自鄄城临濮董庄决口,黄河大溜由陈坡黎桥入郓,横穿郓城,形成鄄郓大沙河,自此,每到春冬季节,漫漫荒原,风沙肆虐。形成了很多半流动沙丘。民间有识之士在这里植树造林,民国期间出现了“民生林业工司”。
解放后,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一九四九年七月,林场建立,在此土地上建成了“平原省菏泽专区造林局何庄林场”。当时的地籍图是用毛笔在棉布上书写的,可见地图的重要和珍贵。边界用点画线绘制,标明了“地邻”。
一九五二年,公私合营造林合同。方红的大印,厚重有历史感。
一九六O年,林场隶属于郓城县林业局,林场的正式名称是<郓城县国营何庄林场>。
六十年代末,林场有了自己的专用信笺,真有范!大名<山东省郓城县国营五七林场革命委员会>,看“大地园林化”多响亮的口号,伟人真是伟人
一九七六,文革末期,仍然称为<五七林场>。文革期间“五七干校”的兴衰历程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此外我们发现:
- 60年代的郓城老县城很小,一道护城河围起来的大小。
- 80年代,规模变化不大,只是多了两条主干道。
- 河流的变化大,由60年代的活水河流,变成了死水。